凯旋街道从此垃圾“不落地1对接式垃圾车

  杭州首个垃圾集疏运一体化试点启动

  凯旋街道从此垃圾“不落地”

  □实习生王玲

  对接式垃圾车本报记者翁浩浩

  “这么热的天,我们终于可以开窗通风,睡个安稳觉了。”昨天,随着杭州首个垃圾集疏运一体化试点——凯旋街道的启动,当地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天天面对又臭又脏的垃圾中转站了。集疏运一体化后,将真正实现前段收集、中端运输中转站管理及末端处置一体化,该模式有望在杭州中转站全面推行应用。

  一个中转站困扰居民20年

  华家池中转站位于江干区太平门直街27号,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。中转站每天垃圾中转量约为25吨,承担着附近凯旋街道地区近三分之一的居民、企业垃圾中转任务。

  随着周边居民区日渐密集,单位建筑和商家林立,近年来中转站垃圾转运量越来越大。居住在中转站周围,尤其是金兰池社区华家池5、6、7、8幢居民楼的居民,常年饱受噪音和臭气的困扰。

  “我住在8幢,离中转站只有6米远,近20年来几乎没开过窗。一到夏天,各种垃圾腐烂的味道就扑面而来。”社区居民张永年说,另外每天凌晨4点,机器打扫和清运的噪声就吵得周边居民睡不着觉。

  本月起,华家池垃圾中转站也将正式关停。“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,今年夏天我们可以开窗吹风了,晚上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。”居民赵兴泉说。

  凯旋街道垃圾“不落地”

  凯旋街道,位于江干区中部,下辖南肖埠、华家池、金兰池、景芳等12个社区,目前辖区范围内小区、企业等生活垃圾日产出总量在110吨以上,收集形式主要以传统的垃圾房加三轮车清运形式为主。

  从本月起,凯旋地区成为杭州首个垃圾集疏运一体化试点。主要采取桶车直运模式。也就是说,居民把袋装垃圾分别丢入4个分类垃圾桶内,然后再由4款新型密闭式垃圾车分别进入小区收集垃圾,最后直接拉到焚烧厂或填埋场,不再经过垃圾中转站这个环节,做到了垃圾“不落地”和垃圾的分类清运。

  新投入的直运垃圾桶可不是普通垃圾桶。它的材质强度、抗冷热性、物理性能等都将接受省级监测单位的专业检测,并将通过社区居民的试用情况,来最终确定新型直运垃圾桶。

  随着景华、华家池中转站的“退休”,江干区垃圾桶车直运比例从最初的不到5%迅速上升到目前的近30%。

  除了桶车直运模式,还有车车直运和箱车直运模式。运送到中转站的垃圾不再露天堆放,而是采取垃圾直运车与垃圾直运车对接、直接倒入垃圾直运车车厢等方式,运送到焚烧厂或填埋场。

  垃圾集疏运一体化将在全市推广

  这种清洁直运模式将有望在全市部分中转站逐步推行,下阶段将会在采荷、闸弄口地区全面展开。

  有数据显示,每增加一条直运线路,每天可减少垃圾中转8.4吨,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.0325吨,可减少对路线周边约5万人的臭气和噪音污染影响。每减少一座垃圾中转站,可减少垃圾中转36吨;减少二氧化碳0.1吨。

  杭州市固废直运有限公司董事长芦俊说:垃圾直运工程是一项惠及杭州市民的利民工程,不仅是一项环境事业,更是一项绿色事业,能让我们的市民更幸福。

  另外,目前运送垃圾的分类直运车是双腔式垃圾分类直运车,担负着分类垃圾的同车运输工作。本月底,日本原装部件的分类收集车将抵杭,择日投入使用。